茶類分享

茶葉,被稱為是"清風明月的物質文化"。這源自蘇東坡的《前赤壁賦》

"惟江上之清風,與山間之明月,耳得之而為聲,目遇之而成色。

取之無禁,用之不竭。是造物者是無盡藏也",說的是天地間的無價之寶。

所謂"柴米油鹽醬醋茶",茶就存在於尋常生活中。

而對器具一絲不苟的堅持,對茶葉挑選和烹茶過程的講究,是茶道所能提供的心靈超越。


人類早期的飲茶經驗,就出現於中國,經過三千多年的演進,喜愛喝茶的中國人以茶顏色與加工製造方法的不同,將茶葉區分為綠茶、白茶、黃茶、青茶、黑茶、紅茶等六大類。不過六大茶類中,除了綠茶、紅茶與黑茶外,其它三種都屬於部分發酵的烏龍茶類,其中白茶與黃茶所占比例較小,因此在習慣上,大多按茶葉的發酵程度來區分為半發酵(或稱部分發酵)的烏龍茶、不發酵的綠茶、全發酵的紅茶、後發酵的普洱茶等四大類。

綠茶

綠茶是不經發酵,進行加熱處理的炒青或蒸青茶類,

前者包括龍井、碧螺春,後者則有日本的煎茶、玄米茶等所謂清湯綠茶,

兩者均具有天然清香、茶湯碧綠等特色。

 

推薦茶器

花映物語

白瓷與黑泥分明的磊落風貌,相映成趣地凸顯了茶湯的原色原味,不但能欣賞茶湯的湖泊,同時茶香能完全散發。一汪碧茶,綴以手工雕琢的素淨花袍和釉下手繪花紋,從一杯淺茶中,領會剛柔相濟的自然生息。

白茶

白茶是輕度發酵的茶,發酵度約5-10%。它在加工時不炒不揉,只將細嫩且葉背佈滿茸毛的茶葉曬乾或用文火烘乾,幹茶外觀因而滿披白毫、型態自然。而黃茶是微發酵的茶,發酵度約10-20%,由於芽葉茸毛披身、金黃明亮,而有金鑲玉的美稱。

推薦茶器

鑄墨系列

以炭入陶,壺身黑陶入器,著重倒入淺色茶湯時異材質紋理與茶湯之間的相互輝映及變化。風過留痕,水波漣漪的層次感與白毫、黃葉的搭配恰如其分。

青茶

青茶即俗稱的烏龍茶,屬部分發酵茶,發酵度介於15-85%的極大落差:如輕發酵的文山包種茶(15%以下)、中發酵的凍頂茶(20-35%)、重發酵的鐵觀音(40-50%),以及發酵程度更重的白毫烏龍(60-75%)與紅烏龍(85%-90%)等。

推薦茶器

汝窯系列

雨過天青色,翩翩君子風。視如碧玉,叩聲如,音清而韻長,可享受養茶之趣建議以半發酵的茶湯色澤養壺,其色柔和,不顯暗沉,且茶湯金黃,更能襯托開片蟬翼紋理的精巧之處。

紅茶

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茶,是全球產量最多的茶類,占全球茶葉總產量的70%以上,發酵度約95%。好的紅茶外觀色澤呈烏黑帶光澤,湯色紅豔透明、滋味醇厚。

推薦茶器

禪風系列

擁有獨特仿石釉和特殊顆粒的表面質感,十分適合中度發酵到重度發酵的茶。沉穩的黑色釉彩與紅色的茶湯色澤呈現富有張力的視覺效果。

黑茶

黑茶屬後發酵茶,發酵度約80%。通常以雲南大葉種茶樹為原料,大多壓制成為圍成餅的緊壓茶,少數為散茶,經十數年甚至數十年悠悠歲月陳化而成,以普洱茶及廣西的六堡茶為代表。由於發酵時間較長,因此葉色多呈暗褐色,風味圓融醇厚。

推薦茶器

原礦系列

採用天然澳洲礦土和臺灣天然陶土調配,創造出樹紋肌理和岩石般手感。其海綿質氣孔,尤其適合泡重焙火或重發酵的茶,能吸附茶汁、蘊蓄茶味,有轉化和提升功效,並可去除茶湯雜味和火味,使得茶湯入口更為滑潤、甘甜香醇而無陳土味,展現其茶味特色。

© 陸寶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Copyright © Lupao Fine China Co. Ltd., All Rights Reserved